论文关键词:约翰·罗斯金《金河王》 道德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思想
论文摘要:《金河王》是英国19世纪著名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的短篇小说。本文通过时《金河王》中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主题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作品所蕴涵的浓厚的道德伦理思想和生态伦理思想,这些伦理思想体现了作者时全人类深切的人文关怀,对今天的人们依然具有启示。
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是19世纪英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和作家,1843年,年仅24岁的他因《现代画家》一书而成名,书中,他高度赞扬了威廉·特纳(W.Turner)的绘画艺术。之后,他又创作了《建筑的诗歌》、《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芝麻与百合》、《绘图要素》等艺术评论著作。罗斯金的作品语言优美.内容深刻,体现了作者严正的道德立场和独特的审美感受力.对甘地、王尔德、托尔斯泰和普鲁斯特等人都产生过较大影响,普鲁斯特甚至为了翻译罗斯金的作品而下决心学好英语。因为其作品所蕴涵的巨大的道德力量,罗斯金赢得了道德领路人的美誉。
《金河王》写于1842年前后,据说是罗斯金在一位名叫尤菲米娅的12岁小姑娘的强烈要求下而创作的,几年后他们还结为夫妇。1851年,《金河王》出版后大受欢迎,尤其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一年内连印三次,并且很快被翻译成德语、意大利语等语言。山于《金河王》常常被归为儿童文学,因而几乎没有人对它进行仔细解读,国内学术界尤其如此。本文通过对《金河王》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故事主题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作品所蕴涵的道德伦理思想和生态伦理思想。
(金河王》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宝谷”的山谷中,“宝谷”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物产丰饶。“宝谷”的主人是三兄弟:老大斯瓦茨、老二汉斯和老三格拉克,因为斯瓦茨和汉斯的恶行引起了西南风神〔同时也是掌管金河的“金河王”)的不满,一夜之间,宝谷被洪水冲刷,变成不毛之地。三兄弟只得另谋出路,在穷困潦倒之际,金河王告诉了格拉克一个秘密:无论是谁,只要登上那座能俯视金河源头的山顶,朝河里滴进三滴圣水,那条河就会为他变出金子。当斯瓦茨和汉斯听到这个秘密后,都争先恐后地弄来圣水前往金河源头,但是他们太过冷酷无情,因此受到了金河王的惩罚,被变成了两块黑石头。善良的格拉克通过了金河王设置的重重考验,金河王为了奖励他,为山谷引来了源泉,“宝谷’,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从此格拉克和当地人一起在“宝谷”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小说语言通达晓畅,故事浅显易懂,但深层意蕴则反映了罗斯金独特的道德伦理思想和生态伦理思想。三兄弟分别代表了“善”与“恶”:斯瓦茨和汉斯是“恶”的一方,而格拉克是“善”与“美”的化身。斯瓦茨和汉斯被当地人称为“黑兄弟”,他们不仅相貌任陋,而且内心冷酷无情,吝音贪婪:大凡张嘴吃东西,不付任何报酬的生灵,他们都要加以杀害;他们从来不给雇工工钱,等到雇工干不动了,就找个碴儿,把他们赶出家门;当别的地方遭受灾害时,他们不但不伸出援助的手,还囤积粮食,待到粮价高涨便以高价抛售以牟取暴利。他们甚至恶毒地对待自己的亲弟弟格拉克,让他干所有的家务活,还经常对他棍律相加。当“宝谷”变成废墟后,他们来到镇上当起了金匠,但他们依然恶行不改,在金子里掺加黄铜,结果生意惨淡。当他们听说金河能变出黄金的秘密后,两个人又勾心斗角,甚至拳脚相向。他们在分别前往金河源头的路上,见死不救,置快要渴死的老人、小孩和小狗等不顾,最后终于自食恶果,被变成黑石。可以看出.他们没有一丝人性,完全是“恶”的化身。但小弟格拉克与他们完全不同,他长相俊美,勤劳勇敢,善待一切生灵,尤其是在前往金河源头的路上,他宁愿自己忍受饥渴,也要把水分给衰弱不堪的老人、气喘吁吁地躺在路旁的孩子以及躺在石头上喘不过气来的小狗饮用,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最终,他靠着自己勇敢、善良的品德通过了重重道德考验,赢回了美好和i皆的家园。罗斯金塑造这样对立的三兄弟形象,不仅是为了突出戏剧冲突,使故事曲折动人,更主要的是他要通过这个故事对读者进行道德教育,让读者在赏善与审恶的过程中体会并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真谛。
小说中还有一位主人公,他就是金河王,他长相怪异,具有神奇的能力。这个人物的期造增强了故事的娱乐性,让作品充满了丰富奇妙的幻想色彩,尤其是迎合了儿童的幻想、好奇心理特征。更主要的是,金河王在故事里扮演了道德审判员的角色。当金河王听说黑兄弟的恶行后,他变作“西南风神”来到“宝谷”视察,果不其然,黑兄弟的冷酷无情激起了他的愤怒,他狠狠地惩罚了他们,将本来是万物欣荣的“宝谷”变成被红沙和泥浆覆盖的荒芜之地。但两位黑兄弟并没有因此吸取教训,继续为非作歹,他们开了金匠铺,但以次充好,并且他们继续虐待格拉克。金河王只得继续出场,这次他没有直接惩罚黑兄弟,而是故意将金河能变金子的秘密告诉格拉克,而善良的格拉克又将秘密告诉两位哥哥。果然.两位黑兄弟为了争夺财宝,起了内江,斯瓦茨银档人狱,汉斯侥幸逃脱,他从牧师那里偷来圣水,就朝金河源头进发,在路上,他置垂死的老人与小狗不顾,十分的狠心;当斯瓦茨从牢房出来后,听说了汉斯变成石头,他暗自窃喜,他从格拉克那里弄来钱,从一位邪恶的牧师那里买来圣水后也踏上了寻找金河源头之旅,但他同样置快要渴死的小孩和汉斯不顾,表现得十分绝情。与两位哥哥相比.格拉克的确是善与美的化身,在前往金河源头的旅程中,他同样遇到了老人、小孩和小狗,他情愿自己忍受饥渴,也要把水给他们喝,甚至连宝贵的圣水也要让给他们。其实这一切都是金河王布的局,他为了最后一次试验三兄弟的德行,分别变成老人、小孩和小狗等,他的布局成了试金石,真善美的品行在他的试验下越发的闪亮,而恶毒的品行就显得越发阴暗丑陋。金河王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处罚了恶徒,奖赏了好人,正义之光不仅普照“宝谷”,更温暖了读者的心。
《金河王》不仅弥漫着浓浓的道德伦理思想,同时还体现了爱护环境、建设和谐家园的生态伦理思想。“宝谷”原本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生态图,但它的主人黑兄弟不懂得爱惜和保护它,他们枪杀乌鹑,因为乌鹤啄食他们的水果;他们捕杀刺捎,因为刺渭吮吸他们乳牛的奶汁;他们毒死蟋蟀.只为蟋蟀吃了厨房里的面包屑;他们闷死了知了,是由干它们整个夏夭都在菩提树上不停地唱歌。他们对雇工、乡邻也一样的手段阴险.就是对自己的亲弟弟格拉克也是百般虐待。他们的恶行终于激怒了代表自然神力的西南风先生(金河王),一夜之间,自然之神摧毁了“宝谷”,树木、庄稼、牲口都被洪水冲走,剩下的只是一片荒漠,大自然终于狠狠地回击报复了黑兄弟。而克拉格具有极强的环境意识,他不仅善待人,对动物也不乏怜爱之心,他不仅把圣水送给老人、孩子喝,还毫不吝惜送给小狗喝,体现了人与动植物和平相处的生态意识。他的博大的爱不仅震撼了读者的心,也如同甘霖让枯木逢春,化腐朽为神奇。当格拉克把圣水给老人喝了以后,荒凉的路上竞长出了青草,路旁山坡上的蚌蛹也唱起了歌。当他把水给孩子喝了以后,转眼间,山岩上,各色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香气飘溢。翠绿的苔醉上,朵朵红色小花犹如点点繁星;铃销般的娇嫩的龙胆花蓝湛湛的,比最蓝的晴空还蓝;洁白的百合晶莹夺目;绚丽的彩蝶满山飞舞;明媚的阳光洒满大地。最后,荒芜的山谷也因为他的善行披上了昔日的盛装。他走进宝谷,看到山岩上新绽开了一道裂罐,好似金河一样的水从那儿一泻而下,化做无数细流,涌进堆堆干旱的猪色沙土,条条新出现的溪水畔,芳草吐绿,藤曼丛生,甸旬在滋润的土地上。沿河两岸,顷刻间,朵朵花蕾竟相开放,犹如夜间天空中繁星闪烁出现。一簇簇桃金娘喝葡萄藤苗壮成长,在漫山遍谷撒下大片大片的阴凉。宝芥重新成了美丽的花园。“因残暴狠毒而毁掉家园,因仁慈博爱而获得新生”。《金河王》以新颖的童话视角向人们揭示:人类自身的贪婪和无节制的掠夺自然资源将无可避免地导致生态危机和灾难,人类应当反思自己,要以善良之心和爱心去对待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以平等的身份去处理与大自然万物的关系,改变做世界主人和天地万物主宰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为这个生态场和生态圈的和谐生存提供希望。
尽管罗斯金创作《金河王》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小女孩的挑战,但《金河王》的问世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罗斯金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走向成熟,工业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迁正迅速改变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泛滥,人们毫不隐讳对物质财富的崇拜和追求。虽然罗斯金不排斥物质财富,但他更强调物品占有者的人格和品格,关于财富,他有一句名言:“没有了生命,就没有财富。”圈毫无疑问,这句话是对《金河王》的最好的注解。
随机阅读
- [英美文学] 莎士比亚与邓恩诗歌的社会
- [英美文学] 略论现代美国俚语
- [英美文学] 《摩罗博士的岛》中的道德
- [英美文学] 试析哈克在《哈克贝利·费
- [英美文学] 自卑情结——论析霍桑创作
- [英美文学] 试论精神病与伍尔夫的文学
- [英美文学] 浅谈对《苔丝》两种译本的
- [英美文学] 由《网下》主人公的成长历
- [英美文学] 和谐与整体:柯尔律治文学
- [英美文学] 诗意的想象创造生活的意义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英美文学] 新视角下的托马斯.哈代研
- [英美文学] 基于人文主义论莎士比亚的
- [英美文学] 浅析宗教伦理思想对弗罗斯
- [英美文学] 论当代西方戏剧中的“在场
- [英美文学] 论哈罗德·布鲁姆的宗教批
- [英美文学] 在《双城记》中表现的浪漫
- [英美文学] 试析探析《教父》中教父的
- [英美文学] 文学认知:具体语境与规约
- [英美文学] 由《网下》主人公的成长历
- [英美文学] 浅谈透视《圣经》剖析欣赏
- [英美文学] 自卑情结——论析霍桑创作
- [英美文学] 试析《艰难时世》的基督教
- [英美文学] 《红字》---对清教主义的
- [英美文学] 浅谈勒·克莱齐奥的文学创
- [英美文学] 《雾都孤儿》情节的巧合
- [英美文学] 《摩罗博士的岛》中的道德